回不回吳哥窟內地很苦惱
  N個案例講述內地大學生赴港辦公室出租讀研點滴,以及擇業留港與回內地的思考
  ■專題策劃:陳穎雅 ■採寫:香港特邀記汽車借款者阿遙直子
  十四年前,香港每間大學的內地學生仍鳳毛麟角,互相見面也無語凝噎很有戲劇感。到現在每個專業都有那麼幾個內地同學,內地學生會、聯誼會分專業分年級頗有規模。但與此同時,內地學生退學,甚至回內地重新參加高考也被各大巴里島媒體爭相報道。正如北上有“北漂”,南下有“港漂”,走出香港大學校園的內地學生,留港工作卻遇到種種障礙。
  在港學業
  在北大一直拿A整合負債,到港大卻拿C
  赴港讀研的內地學生,一般有四種:文憑至上:父母希望孩子能獲得比本科更高的文憑,在職場上更有競爭力,說出來也體面。內地考研競爭大、讀研耗時長,香港學時短,學費經濟,加之地理優勢離家近,無疑成為這一批學生的不二選擇。
  夢斷歐美:這一類同學在自我介紹或日後交流常掛嘴邊的話就是,“GRE,簡直就是God Read English(上帝才懂的英文),沒考好,沒去成美國”或者“英國那學校沒要我,招了我的我不太想去”。
  還有一種就是在內地工作一兩年後,希望在專業上深造而脫產讀書。
  香港學校對抄襲懲罰嚴格,每篇學生作業都要經過電子審查,若發現抄襲將遭到嚴懲,甚至拿不到學位。香港嚴謹的治學氛圍讓內地同學猶如孩童,從基礎開始培養學術修養。最初是學習如何查文獻,本校電子文獻資源已經充分,更有校方購買了閱讀權限的國際權威學術文獻,一周閱讀上百頁的文獻是常有的事。
  Carol來自北京大學,目前正在香港大學修讀教育學碩士學位,她坦言,讓一個從來只拿A拿優秀獎學金的學生,突然在香港的大學拿個C,巨大的心理落差和自我懷疑,即便有勇氣也很難去適應。
  課餘生活
  猶如不願搭乘的那小巴
  除了學業帶來的飄忽感,生活中的內地學生更經常面臨的是一種溢於言表的漂泊感。粵語流暢的同學適應得稍好,不會粵語的同學唯有抱團取暖。
  一日和內地學生Iris坐車,她選擇搭乘下車地點離家較遠,但每一站會語音報站的大巴,而非就停在她家樓下的小巴。我直言為何?她說,小巴需要乘客自己揚手喊“師傅,海柏花園有落,唔該”。而自己粵語不好,說不標準,一緊張更是再簡單的粵語也說不出來。於是作罷,情願多走路也不丟這個臉。
  為何感到丟臉,為何不選擇用普通話,為何會緊張?小巴尚且如此,放之整個社會又將怎樣?
  留港工作
  疲憊、孤獨,三年來仍在迷惘
  在香港中文大學猶如世外桃源的山上,象牙塔里的生活和工作後的生活是兩個世界。學校給了學生充分的時間和空間,或去玩樂,或去思考人生,而全職學生又多數來自內地,所以學校的生活是一個comfort zone:你獲得了與國際接軌的大學教育,卻還繼續生活在內地人的圈子裡。但研究生畢業後留港工作,面對的生活就是孤獨和疲於奔命。
  Cathy來自廣西,在她來香港讀研之前,已經有三年的貿易公司工作經驗,放棄優厚薪水,來到香港求學工作,就是想挑戰自己,但畢業後留港工作,竟發現工作比以前更加重覆枯燥,而內心的苦水卻不能和別人吐露。
  Lesli則想在香港實現自己的新聞理想,聽生活中人們的故事,寫成有力量的報道。但現實是,三年來,她在好幾家本地媒體做過,都只是求得編輯的工作,降薪到新公司工作,是因為新公司答應自己“會有很多機會出去採訪”,結果公司並沒有兌現承諾。而最讓人灰心的是,前段時間,工作的公司以結構調整為原因,大幅裁員,200多人,裁剩下80人,而且在兩個月內分幾次進行,戰戰兢兢度過了兩輪裁員的她,雖然努力工作,卻還是沒能逃過最後一輪的裁員風波。在丟了工作的這段時間,她開始在猶豫,是不是應該回去內地?那裡有家人、朋友,生活得更加自在,也更加穩定。同樣的猶豫,也存在其他人的心中:自己是為了什麼留在香港?
  Cathy後來接到了一間香港知名公司的培訓生錄取通知,一番思想鬥爭後,她辭去了原來的工作:“如果現在回內地,又會回到原來的生活”;Lesli則選擇去了短途旅行,讓自己平靜一下,追求了多年的記者夢,讓她覺得有點迷茫,應該回去嗎?“可是當從內地回到香港的那一刻,又有一種到家的感覺,如此真實。”
  重磅推薦
  來港讀書零舍勤力留港工作還要毅力
  狹意港義
  ■香港資深娛記村上春麗
  要區分內地學生跟香港本土學生很容易,方法和在街市分辨香港師奶與新移民師奶一樣,單從穿衣態度就可以看得出。本地生,上大學和去街市的都一樣,便服Hea(隨意、休閑)穿;相反,內地生是“全天候作戰”狀態,去街市買棵蔥都濃妝絲襪高跟鞋,認真又尊重。
  我認識和共事過的留港內地生都有一種願意付出、進取積極的特質,香港人簡稱為“爛做”。大學同學最喜歡內地生用功學習的特質,一齊做功課時資料搜集做到足不在話下,開會準時勤力到“做埋你嗰份”都仲得。本地大學生愛兼職賺錢買衫炒波鞋,內地學生專心讀書再讀書,立見高低。
  當大部分香港大學生還沒想好未來要怎樣時,內地學生讀書已經很有使命感。很多香港人還以為內地學生大部分也是清貧苦學生,觀念還停留在“鄉下整條村湊錢供他去讀大學”那種,那你就“Old-school”了。來港留學生不僅不是窮學生,有些還是掌上明珠、千金小姐,他們家裡可以負擔得起,自己又讀得進去,經歷香港學府到此一游的浪漫,這一代的內地留學生都是幸福族群。
  不過有經濟能力在香港讀大學不等於有同等的能力留港工作,要成為香港打工仔,需要的恆心和毅力不比讀書時少。我認識一位很有能力的內地生,她決定留港在所讀專業方向上找工作,卻遇到很多額外困難,經常連首次面試機會都沒有。畢竟在成長背景、文化差異和思想觀念方面,內地和香港都存在分別,不是每個老闆都能接受這些差異。感恩的是,這位小妹妹最後都不怕困難完成了夢想。
  所以呢,要成功,就要更加努力,無論在那裡,機會都是留給有預備的人。
  給內地生的六點忠告
  深井老師
  ■資深傳媒人、大學講師卉芸
  這幾年,我在香港一所大學負責教授內地碩士生,大江南北各個省份的學生也有。我還負責帶他們十多人到歐洲、美國游學,我們同住同吃十多天,見盡學生生活細節。綜合一點心得,我建議來港讀書的內地生要做足準備,才能度過充實、愉快的光陰。
  1.在香港租屋非常貴。不瞭解的同學來港後常抱怨,說懷念家裡房子多大,常常不快樂。你們要知道,幾個人分租一間房子,最低消費每人要數千港元,這個心理準備一定要有。
  2.在內地獨生子女政策下,孩子被寵成寶,與同學租房子住,常因為家務或相處問題吵架。拜托各位父母,千金公子來港前,請教導他們洗衣做飯基本打掃,以及與人相處的禮貎。
  3.內地生比港生更努力取進,但較"功利"。很著緊學業成績,也在意短期內是否找到工作。但香港碩士課程的老師,希望學生對不同知識範疇有通盤瞭解,並重視學生有自己想法,勇於表達。在表達意見上,內地同學較害羞。且部分課程須以英語發言和書寫,這方面的基礎亦非常重要。
  4.香港的大學極重視學業誠信,所有功課必須原創,即使參考別人作品,亦要註明出處,否則會被嚴懲。
  5.無論讀書還是找工作,在香港生活,懂得聽和說廣東話是非常重要的。我建議學生們不要只跟內地生交往。我的一個學生來自北方,她跟香港同學一起學街舞,才幾個月就說得一口足夠溝通的廣東話,並認識了很多香港朋友,這樣對她找工作很有幫助。即使是廣州人和香港人,說廣東話時也有用語上的差別。聽說,看香港電視劇是練習港式廣東話的不二法門。
  6.來港讀書不能窩在校園。就像我教的人文學科,不少功課更要在香港小區里完成。有意來港讀書的內地生,我建議你來港自由行時,不要只去旅游區,多點去不同社區或基層小區,看看香港人是怎樣生活的,這樣對你來港生活有幫助。  (原標題:讀研很美好 工作很辛勞)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aisvewr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